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334/7631
造訪人次 : 3195789      線上人數 : 227
RC Version 3.2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hust.edu.tw/dspace/handle/310993100/301

題名: 戰後現代詩人的台灣想像與現實
作者: 金尚浩
貢獻者: 修平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
關鍵詞: 戰後台灣詩人
一九八七年解嚴
台灣想像與現實
台灣文學的主體性
日期: 2005-09
上傳時間: 2008-08-22T11:22:39Z
摘要: 近百年來的台灣,在特殊的歷史際遇下,夾於中國與日本之間,文化的衝突與國家的認同歷經轉折,形成文學表現時代的核心問題。起源於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新文學運動,其外在因素無疑佔有主導性的決定作用。過去的台灣文學傳統,因戰後而斷裂,也不被重視;反映現實經驗的本土文學,更不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因為台灣的政治措施及其所導致的一切發展徹底地由日本的殖民統治變成完全以中國為本位。所幸在一九八七年解嚴之後,促使言論自由,台灣意識抬頭,在社會和政治以及文化上的各個領域中,台灣本土的喊呼聲起而對抗中國本位的主調。簡單而言,戰後到七0年代之前,在台灣的文學莫不自稱為中國文學,而七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之後,由於台灣意識覺醒,面對台灣此時此地的社會現實,人們開始針對過去所忽視的台灣本土文化重新加以認識。八0年代以來,傾向於過去所認同的中國文學分道揚鑣,關於台灣文學的一個新的概念逐漸呈現,而台灣文學的定義和定位,從此成為許多作家和學者關切的焦點。這應該是「發現台灣」,也是承繼台灣精神的開始。其實,文學是時代的反映,在歷史的變化過程中,文學的變化亦有其複雜的過程。總之,由於台灣的特殊地理位置、歷史背景和社會人民,這種環境和文化所產生的台灣文學,其發展的軌跡必然與中國的新文學有所不同,而呈現出臺灣文學的主體性。

為了建構有台灣主體性的「台灣人民」,必須先檢討什麼是台灣主體性?應進而從文化、文學與歷史等角度分析台灣過去喪失主體性的原因,令人知道建構台灣主體的重要。另外,檢討建構台灣主體性與「全球化」的關聯,以彰顯台灣是世界的一部分。

任何人都擁有想像的權力,每一想像也必定體現想像者的選擇。因此,不同想像的衝突也是爭奪解釋權的較量,若立場和想像不同,歷史的面目就不同。將來哪些想像被固定為台灣歷史,恐怕仍是要看台灣內部和兩岸現實力量的消長。無論如何,台灣是台灣。台灣的詩必須反映台灣人民的心聲、而更高度的格調語韻裡,孕育堅強積極的意志與內容的意味,努力創作下去。台灣現代詩該是根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藝術之花。面對中國本位與台灣本土的對峙,毋寧盼望台灣詩人能夠超越意識形態和政治權力的糾葛,在台灣、中國的視野之外,能夠放眼世界,創作出更具有超越時空的藝術傑作。本文將在台灣主體性的位置,來觀察和追究戰後詩人詩作中,從台灣想像與現實的角度,來闡釋其意義。
關聯: 修平學報 11, 217-242
顯示於類別:[應用中文系]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1-14戰後現代詩人的台灣想像與現實.pdf1618KbAdobe PDF6880檢視/開啟

在HUST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