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物料管理的目的,其目標是為適時、適量、適地供應各工程用料,其條件目的如下:
1、低價格購入物料-以不損壞品質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2、有效提高材料週轉率-材料使用率高,減少材料凍結於庫存資金。
3、低成本之穫得與保有物料-在物料驗收、輸送及儲存方面,有效的操作,可達到低成本之效。
4、供應不間斷-將不耽誤工程進度,影響各項損失。
5、品質之一致性-即使不同批次進料,亦必須要求品質一致,以達質優之效果。
6、低的人工成本-針對管料者之管理系統實際需求,使之精簡而發揮效率,以節省人力系統之功效。
7、供應商之良好關係-維持與供應商友好,不致缺料且品質一致,以增加利潤與競爭力。
8、人員的培植-因物料管理工作是千頭萬緒、錯綜複雜,管理人員之技巧或能力直接可影響到工作的效率。
9、完善的記錄-可間接提供採購人員對物料趨勢的預測及控制價格。
10、物料標準化-物料類別統一簡化或減少種類,管理上必能節省時間、人力、物力,也因而達成物料之標準化。
茲因良好的物料管理工作牽涉之範圍甚廣,凡物料之計畫、預算、採購、存儲、登記、頒發等作業均有所連帶,且必須在需求、品管、供料、存量與庫儲等作業上取得平衡,達成上述工作條件,必能給予物料管理在經營績效方面達到公司營運整體之效益。 |